OSI(Open System Interconnect),即开放式系统互联。 一般都叫OSI参考模型,是ISO(国际标准化组织)组织在1985年研究的网络互连模型。为了更好的使网络应用更为普及,推荐使用这个规范来控制网络。
OSI七层网络模型
OSI定义了网络互连的七层框架(物理层、数据链路层、网络层、传输层、会话层、表示层、应用层),即ISO开放互连系统参考模型。
OSI七层网络模型 | OSI各层功能 |
---|---|
应用层(Application) | 为应用程序提供服务,文件传输、电子邮件、文件服务、虚拟终端 |
表示层(Presentation) | 数据格式转换、数据加密 |
会话层(Session) | 建立、管理和维护会话 |
传输层(Transport) | 建立、管理和维护端到端的连接 |
网络层(Network) | IP选址及路由选择 |
数据链路层(Data Link) | 提供介质访问和链路管理,传输有地址的帧以及错误检测功能 |
物理层(Physical) | 物理层、以二进制数据形式在屋里媒体上传输数据 |
OSI各层的功能
网络通信其实和现实中寄信的通信方式相似
以书信的方式进行通信为例。
1、物理层:提供为建立、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所需要的机械的、电气的、功能的和规程的特性;有关的物理链路上传输非结构的位流以及故障检测指示(信件的运输工具,比如火车、汽车)
2、数据链路层:在网络层实体间提供数据发送和接收的功能和过程;提供数据链路的流控(相当于货物核对单,表明里面有些什么东西,接受的时候确认一下是否正确(CRC检验))。
3、网络层:控制分组传送系统的操作、路由选择、拥护控制、网络互连等功能,它的作用是将具体的物理传送对高层透明(相当于邮政局或快递公司地址(IP地址),能正确到达对方)
4、传输层:提供建立、维护和拆除传送连接的功能;选择网络层提供最合适的服务;在系统之间提供可靠的透明的数据传送,提供端到端的错误恢复和流量控制(相当于信封(TCP协议是挂号信,是可靠的;UDP协议是平信,尽力送到对方,不保证一点送到对方))
5、会话层:提供两进程之间建立、维护和结束会话连接的功能;提供交互会话的管理功能,如三种数据流方向的控制,即一路交互、两路交替和两路同时会话模式(相当于邮票,优质邮票寄一封信,相当与一个会话)
6、表示层:代表应用进程协商数据表示;完成数据转换、格式化和文本压缩(你用普通话还是用方言?或者是英语?)
7、应用层:提供OSI用户服务,例如事务处理程序、文件传送协议和网络管理等(信件的内容)
OSI封装过程
描述一下封装过程
1,你应该有需要表达的内容,信的内容(应用层)
2,你需要有一种合适的表达语言,中文、英文(表示层)
3,你要把信纸装进一个信封,贴上一张邮票(一封信就是一个会话)
4,你要选择什么方式寄信(挂号信或平信,TCP或UDP)
5,选择一个快递公司或邮政局,告诉地址,邮政局根据地址选择运输方式(根据IP地址选择路由)
6,邮政局对货物进行再包装,写上装箱单,供接收地的邮政局核对(货物总是先送到对方邮政局,对方邮政局的地址就相当于MAC地址,装箱单就相当于CRC校验码)
7,货物通过具体的运输根据(汽车、汽车、飞机等)
OSI网络体系结构各层协议
一、应用层:TELNET、FTP、TFTP、SMTP、SNMP、HTTP、BOOTP、DHCP、DNS 等
二、表示层:
文本:ASCII,EBCDIC
图形:TIFF,JPEG,GIF,PICT
声音:MIDI,MPEG,QUICKTIME
三、会话层:
四、传输层:TCP、UDP、SPX
五、网络层:IP、IPX、ICMP、RIP、OSPF(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)
六、数据链路层:SDLC、HDLC、PPP、STP(Spanning Tree Protocol)、帧中继
七、物理层:EIA/TIA RS-232、EIA/TIA RS-449、V.35、RJ-45
OSI七层网络模型 | TCP/IP四层概念模型 |
应用层(Application) | 应用层 |
表示层(Presentation) | |
会话层(Session) | |
传输层(Transport) | 传输层 |
网络层(Network) | 网络层 |
数据链路层(Data Link) | 数据链路层 |
物理层(Physical) |
OSI模型和TCP-IP模型的区别
OSI七层和TCP/IP四层的关系
OSI引入了服务、接口、协议、分层的概念
TCP/IP借鉴了OSI的这些概念建立TCP/IP模型。
OSI先有模型,后有协议,先有标准,后进行实践;
TCP/IP则相反,先有协议和应用再提出了模型,且是参照的OSI模型。
OSI是一种理论下的模型
TCP/IP已被广泛使用,成为网络互联事实上的标准。
TCP/IP他是一个协议簇;而OSI(开放系统互联)则是一个模型,且TCP/IP的开发时间在OSI之前。
TCP/IP是由一些交互性的模块做成的分层次的协议,其中每个模块提供特定的功能;OSi则指定了哪个功能是属于哪一层的。
TCP/IP是五层结构,而OSI是七层结构。OSI的最高三层在TCP中用应用层表示。
TCP: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
UDP:user data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
服务器常用端口
端口 | 服务 | 说明 |
---|---|---|
21 | FTP | FTP 服务器所开放的端口,用于上传、下载 |
22 | SSH | 22 端口就是 ssh 端口,用于通过命令行模式远程连接 Linux 系统服务器 |
25 | SMTP | SMTP 服务器所开放的端口,用于发送邮件 |
80 | HTTP | 用于网站服务例如 IIS、Apache、Nginx 等提供对外访问 |
110 | POP3 | 110 端口是为 POP3(邮件协议 3)服务开放的 |
137/138/139 | NETBIOS | 其中 137、138 是 UDP 端口,当通过网上邻居传输文件时用这个端口。而 139 端口:通过这个端口进入的连接试图获得 NetBIOS/SMB 服务。这个协议被用于 windows 文件和打印机共享和 SAMBA |
143 | IMAP | 143 端口主要是用于“Internet Message AccessProtocol”v2(Internet 消息访问协议,简称 IMAP),和 POP3 一样,是用于电子邮件的接收的协议 |
443 | HTTPS | 网页浏览端口,能提供加密和通过安全端口传输的另一种 HTTP |
1433 | SQL Server | 1433 端口,是 SQL Server 默认的端口,SQL Server 服务使用两个端口:TCP-1433、UDP-1434。其中 1433 用于供 SQL Server 对外提供服务,1434 用于向请求者返回 SQL Server 使用了哪个 TCP/IP 端口 |
3306 | MySQL | 3306 端口,是 MySQL 数据库的默认端口,用于 MySQL 对外提供服务 |
3389 | Windows Server Remote Desktop Services | 3389 端口是 Windows 远程桌面的服务端口,可以通过这个端口,用 “远程桌面” 等连接工具来连接到远程的服务器 |
8080 | 代理端口 | 8080 端口同 80 端口,是被用于 WWW 代理服务的,可以实现网页浏览,经常在访问某个网站或使用代理服务器的时候,会加上 “:8080” 端口号。另外 Apache Tomcat web server 安装后,默认的服务端口就是 8080 |